有些人怀着用空闲时间换点小钱的心态入了局,却迷失在各种繁琐复杂的“任务”中,一边狂点广告一边在各种“签到”、“积分”、“等级”等局中局中奔波劳累,成为了大厂“拉新日活”的廉价劳动力,最后沦为大厂赚钱的“工具人”。
2018年9月14日,趣头条成功挂牌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当天股价大涨近130%,盘中5次触及熔断机制而暂停交易,创下当年美国IPO规模最大首日涨幅的纪录,市值最高时超过58亿美元,相当于6个搜狐。
不管是模仿趣头条资讯类的网赚模式,还是走喝水睡觉赚钱等“新网赚流派”,或是互联网大厂的“极速版”,说到底,都是在下沉市场的二手流量贩子,本质是披着“网赚模式”外衣吃差价的平台。
一些“边玩手机边赚钱”的广告在趣头条平台频频出现,背后却是购买彩票和非法赌博的黑色产业链,行业内甚至有“黑五类”广告不能在夜里12点以前上线的说法。
当时主要针对拥有智能手机且时间较充裕的大学生群体,每天只要花30-60分钟看看广告或者下载APP,完成“激活”任务,每天打开APP完成“日活”获取积分,1个月能赚30-50元,可以额外补充一些话费。
2年之后网赚项目,趣头条APP的累计装机量已达1.8亿,月活用户超6000万,成功挤进与新浪新闻和网易新闻比肩的资讯类新闻APP第二梯队。
所谓的“极速版”,顾名思义就是对主APP内容和功能进行精简后推出的版本,因其所占用空间小,运行更加流畅,也更省流量,是下沉市场的中老年以及低端手机用户的心头好。
传统网赚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下载的APP并非刚需,留存率极低,学生党太过于狭窄,二是和PC时代一样基于返利模式的内容与广告极度单调无聊,很多人不下去,总之提供的是价值最低的“烂尾流量”,对广告主缺乏真实价值。
2017年资本迅速跟进知识付费,为趣头条注入了4200万美元,给出了13.65亿人民币的估值。接着2018年3月网赚项目,腾讯领投了趣头条2亿美元的B轮融资,很快趣头条又完民网旗下基金领投近的8000万美元。
其底层商业逻辑就是网赚(积分墙)模式。说到底,互联网大厂看到下沉市场网民有大把空闲时间,便把他们培养成“广告机器人”,用投“食”式的内容轰炸手机屏幕,吃尽广告分成的中间商差价。
国家版权局、市场监管局多次“约谈”网赚类APP,多次提出“严正”与“责令整改”,大量用户和广泛影响的网赚APP涉嫌网络传销及金融诈骗等被立案调查。
在“走赚钱”的步多多APP上,用户通过走积累步数,或者做额外的任务网赚,换得虚拟金币,然后按一定兑换比例提现。
资本市场对这种“中国独创的商业模式”谜之喜爱,互联网大厂们仿佛一下子突破了流量增长的天花板,纷纷举着“农村包围城市”的大旗,打着“得下沉市场者得天下”的口号跑步入场。
在各类应用市场中,极速版APP的数量为80个左右,涵盖了几乎所有互联网大厂。其中以系统工具、新闻资讯和泛娱乐产品为主。
到此,真正意义上做网赚模式的平台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套上了“金融互助”“虚拟货币”“电子商务”“微信营销”等新名词,简单包装,一个个就诞生了。
趣头条还创造了纳斯达克中概股27个月的最快上市纪录,而在一个多月前,这项纪录的保持者还是拼多多。
而在“睡觉赚钱”的睡觉赚APP上,用户每晚睡够8小时,可领取“睡泡泡”励;每日签到、抽可兑换金币,然后提现或兑换礼品。
归根结底,网赚模式类同于PC时代的“软件”、移动互联网时代定制机软件的预装“卖客户”,类似于电商平台刷单与上市公司财务“造真”。
不论是短视频领域的快手、抖音,长视频领域的腾讯视频、爱奇艺,还是资讯领域的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或是电商领域的淘宝、京东,再到社交领域的QQ、微博,甚至,都拥有自己的“极速版”。
早在PC互联网时代就有这种“点广告赚钱”模式。平台本质上充当一个流量中间商的角色,从空闲群体处低价购买点击量,再从广告平台的佣金中赚取差价,甚至雇佣刷单党集体薅广告商羊毛。
而对于刚接触智能手机的网民来说,很难捋清楚网赚、黑五类、流量平台、广告代理商、黑灰产之间极其细微的区别,有些人糊里糊涂就被骗了,被骗了还帮着骗子数钱。
趣头条成立以来的业绩尤为亮眼:上线个月,日活跃用户数就超过千万,一度在OPPO、vivo等应用商店霸榜。
一时间,如淘新闻、趣多拍、兔头条等多款互联网阅读产品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积分墙模式的酷划、惠锁屏等纷纷掉头来抢夺下沉市场用户。就连东方头条、中青网这类出身正统的资讯APP,也抄起了作业。
2020年“315”晚会,给了网赚类APP致命的一击,被“杀鸡儆猴”的,就是趣头条。315晚会披露了趣头条App上存在大量虚假广告,甚至涉及违法的赌博广告。
“网赚模式”就像一场久违的资本狂欢,随着巨额的资本源源不断地投入,让它在短短的一两年内迅速“膨胀”,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2019年,就有超过200款网赚APP上线。
更的是,这场由资本催熟、大厂推进的狂欢网赚,真正的赢家其实是躲在背后的“黄、灰、黑”产广告商。
你认为你只是为了攒积分才看的广告,其实背后精准的目标客户就是你自己网赚APP?极速版APP,你点击广告赚回来的钱,最后很有可能连本带利又被广告商收割了回去下的将用户培养为广告机器人。
在号称“喝水赚钱”的水宝宝上,用户把每次喝水的毫升和次数进行打卡,达标的用户可以领取整点励、用户每日达标励、随机励。
用户点击广告赚回来的钱,最后连本带利又被广告商收割了回去。甚至有过之无不及,有人因为网赚广告网络赌博、网络高利贷,甚至搞得、。
受此影响,趣头条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下架,股价盘前暴跌超过20%,从此一跌不振,截止2022年1月5日,趣头条市值仅为8090万美元,与极盛时期的58亿美元相比,蒸发近98%。
2018年5 月,趣头条推出了网络文学阅读APP米读小说,采取了“免费阅读+广告变现”模式。之后米读小说却被曝出平台上的部分小说涉黄,着词汇,小说中穿插的网贷网赚、赌博等广告也屡打擦边球。
普通网民似乎觉得薅到了大厂的羊毛,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大厂“拉新日活”的廉价劳动力,最后沦为大厂赚钱的“工具人”。
至此,大部分网赚类APP消失匿迹。存活下来的少部分,也迅速转战地下,在光的地方恣意生长,干着网络赌博、网络传销、金融诈骗等黑灰产违法。
特别是记者虚构了一款产品,不提供任何资质材料,竟然第二天就制作完成,效率极快;此外还了业内熟知的“套户”手法,代理商将违法的赌博广告包装成“网赚”的模式,并用其它公司名称“套户”以逃过监管。
更何况,赚了点小钱后,多巴胺的分泌会促使人的心理阈值进一步升高,人的贪欲会很自然地促使人从贪小便宜过渡到赚大钱最后到一夜暴富的转变。
这个时候,趣头条早期积累的大量用户瞬间却成为了巨大的负担。为了基本盘,趣头条只能“药不能停”地继续补贴,陷入了获客、营销成本高——低质内容难以留住顾客——广告盈利锐减——持续加大获客、营销成本的恶性循环中,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良性经营闭环。
这些年,互联网大厂推出了各种“极速版”APP。它们从一开始看文章刷视频能赚钱,到最疯狂时就连“吃喝拉撒”都能赚钱。
被放在聚光灯下接受关于“血液”的,头部上市公司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本就是违法经营的小平台。
的是,有内容降维打击优势的互联网巨头们也迎面而来。新浪、阿里、京东、腾讯、等巨头也推出极速版APP,跟着趣头条玩起了“网赚”的套。
上市后半年,趣头条还吸引到阿里巴巴的关注,并以购买1.71亿美元的可转债加注。但无论资本如何,趣头条的商业模式也遮盖不了一个致命的缺陷:相比其他投入更高的商业模式(例如内容、技术、资金),它没有护城河,太容易被模仿。
比如一款健康代用茶,号称有淡化色斑、预防乳腺增生和等“神奇”疗效;而一款普通压片糖果的广告更显夸张,“比伟哥还好使,一粒恢复男人本色”。
至此,资本加推后的趣头条粮草充足,直接了“大撒币”模式,三个月就圈进来了3000万用户。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知识领航者http://chwz88.c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