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趣头条日活跃用户为4210万,较去年同期的2130万增长97.7%。这个增速较今年Q1、Q2,231.5%和207.6%的增速,增速已经减半。
当小公司撑不下去时,对趣头条这样的先发平台也是好事。一旦风口过去了,投资人会担心,网赚模式会不会永远不能盈利了?
出身盛大网络广告业务的趣头条创始人谭思亮,曾总结过一个财务模型:“M”指用户产生的广告收益,“N”代表对用户的激励,只要“MN”,公司就能赚到钱。
所谓“网赚模式”,就是用现金励鼓励用户登录、拉新、增加停留时长,然后再把用户的点击或者注意力贩卖给广告商。
“网赚模式”的产品专为下沉市场用户设计,而且牢牢抓住了这一部分人群的特点:生活单调,娱乐方式少知识付费,线上“杀时间”需求突出,愿意用时间换取现金励。
网赚平台的供给增多,直接的结果就是用户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贵,网赚平台使用更高的成本来获客。
“网赚模式”就像一场久违的资本狂欢,巨额的风险资本源源不断地投入到里面,让它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内迅速地“成长”。
“网赚模式”这套玩法最初被证明是成功的:上线一年时间,趣头条就在OPPO、VIVO应用商店排行榜冲进了前五;上线万,进入了与新浪新闻和网易新闻比肩的第二梯队。
而趣头条所代表的“网赚模式”,绕过内容壁垒,把获客直接当作了一种商业模式。平台直接把钱给到用户,一边跟用户说自己有钱,一边跟广告商说自己有用户知识付费。平台充当流量搬运工的角色,赚取其中差价。
而在“睡觉赚钱”的睡觉赚APP上,用户每晚睡够8小时,可领取“睡泡泡”励;每日签到、抽可兑换金币,然后提现或兑换礼品。
所谓的内容,在这个商业模式之中并不重要,只是作为一种交换的介质的出现。与其说是内容平台,不如说更像一种低质但能赚钱的游戏平台。
还有“喝水赚钱”的水宝宝,用户把每次喝水的毫升和次数进行打卡,达标的用户可以领取整点励、用户每日达标励、随机励。
现在的情况却是:N不能停止,一停模式就逻辑了,可预见的是N还会一直涨,而且必须涨;而M由于平台之间竞争的原因,很可能会下跌。
但事情远非这么简单,这种商业模式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相比其他投入更高的商业模式(例如内容、技术、资金),它没有护城河,太容易被模仿。
各种网赚平台的大量出现,会争夺用户在老平台上的注意力,进而导致用户忠诚度的下降、获客难度增大,连带影响广告营收的增速网赚”模式快玩不下去了。
根据前面所说,趣头条的故事是只要“MN”,公司就能赚到钱。(“M”指用户产生的广告收益,“N”代表对用户的激励)!
“网赚模式”让趣头条先后获得腾讯、阿里巴巴、人民网等众多资金的。其从创立到上市只用了短短2年时间,比同样面对“下沉市场“的拼多多,上市速度还要快1年。
可以这样说,在互联网红利消退的今天,在流量和广告收入进一步向BAT巨头集中时,这是小公司从下沉市场寻找到的最后缝隙。
这了内容行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先用好的内容维持平台的专业性与影响力,以此获得用户数量和粘性,再用这些数据拉来广告商投放。
网赚圈中最有代表性的“读新闻赚钱”趣头条(NASDAQ:QTT),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净亏损8亿元人民币,相比于二季度5.6亿元的亏损进一步扩大。其股价也由上市时的最高20.39美元,一暴跌至2.8美元。市值蒸发达三分之二。
财报显示,趣头条三季度每个活跃用户平均日消费时间为61.3分钟。之前从去年Q3到今年Q2分别为55.9分钟,63分钟,62.1分钟和60.0分钟。
“看新闻、刷视频、看广告、走、睡觉……轻松直接赚钱!”这是风靡一时的“网赚模式”的典型话术。
三季度趣头条的广告和营销营收为人民币13.816亿元,同比增长54.1%,相比于上一季度的188%,增速也同样减半。
今日头条推出了“看文章赚钱”的头条极速版,这款针对下沉市场的APP的安装包只有4.7M(普通版有22.8M)走、睡觉都能赚钱的“,可以支持低端手机。抖音极速版显然是主打“看短视频赚钱”。
在“走赚钱”的步多多APP上,用户通过走积累步数,或者做额外的任务知识付费,换得虚拟金币,然后按一定兑换比例提现。
以趣头条为例,其三季度用户获取成本为人民币7.88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8.1%。用户互动成本为人民币5.36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1.5%。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知识领航者http://chwz88.c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