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对内容分层管理,还需激励优质创作者。陈强特别向记者提到,平台要通过数据监测和反馈机制,不断优化内容推荐算法,帮助优质创作者获得更多的机会,从而避免“劣币良币”的现象。
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AI音频主题论坛上,行业头部企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AI技术对音频行业的变革影响。AI正重塑内容生产与生态,推动个性化定制和多语种翻译等创新应用。蜻蜓FM CEO陈强表示,短剧热潮促使知识付费进入3.0时代,通过短视频叙事逻辑重构知识场景。陈强认为,音频的“伴随性”与短剧“沉浸式”并非零和博弈,而是错位互补。
陈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耳朵经济远未触及天花板,分垂类来看,仍有突破空间,用户会因持续复购形成黏性。这当中,选赛道一定大于选人,精准切入用户需求的缺口,比盲目追逐流量更加可持续知识付费。”。
此外,AI还在音频获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陈强提到,蜻蜓FM通过AI技术和小程序的结合,实现了精准的内容推荐和用户引流,极大地提升了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和留存率。
泰国首都曼谷、缅甸多地进入紧急状态!我驻清迈总发文提醒!遇到地震如何自救?手机地震预警如何设置?
那么,面对短剧的爆发式增长,音频用户会被严重分流吗?与此同时,长视频平台也在跨界加码播客业务,这是否会让传统音频平台承压?虽然生成式AI降低了音频创作门槛,但对于内容参差不齐等问题,平台该如何应对⋯⋯带着这些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活动间隙专访了蜻蜓FM CEO陈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网赚。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7.9级地震后,缅甸又发生6.4级地震!泰国股票交易暂停!泰总理中断会议,紧急商讨应对措施。
作为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深度合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当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对内容生产与生态进行重塑,为“耳朵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最新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在2024年底达到10.91亿人,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1%至1.2万亿元。其中,我国网络音频用户规模稳中有升,达到3.35亿人。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音频的伴随性与短剧的沉浸式并非零和博弈。”陈强表示,“我们是听的属性,所以对用户而言,属于第二十五小时。比如,戴或者在通行上时,不能看的时候才会用听。”。
“AI技术成为音频产业跃升的新引擎。近年来,播客、有声书等业态蓬勃发展,AI技术的应用让个性化内容定制、多语种即时翻译、虚拟主播交互成为可能,极大降低了创作门槛,创意潜能。”国家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范洁在论坛上指出,AI技术还能突破语言壁垒,以更灵活的方式触达全球受众。
缅甸突发7.9级地震!云南多地有震感,网友:超级晃!泰国全国震感强烈,曼谷震感持续数分钟,涌到街上。
“短剧的火热,促使知识付费提前进入3.0时代,即短视频时代。”陈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知识付费1.0时代是“流量红利时代”,凯叔讲故事、樊登读书、十点读书等快速崛起;2.0时代为“平台时代”,出现了蜻蜓FM、喜马拉雅等在内的一些资源平台;伴随“短剧时代”的到来,知识付费进入全新的3.0时代。
“但从某种程度上讲,生成式AI降低了音频创作的门槛,UGC内容(用户生成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陈强指出夺战中“耳朵经济”如何进化,这也给平台的管理带来了挑战,需要建立“内容筛选”以便精准定位。“对于权威新闻类内容,可以用AI将其文本音频化,快速触达用户;但对于情绪密集型内容,比如儿童故事、教育等,则需保留真人演绎。双轮驱动下,方能保证效率又守住质量门槛。”?。
在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聊起视听行业普遍的“付费墙”问题时,陈强表示,音频行业的付费模式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因为我们做的是一套主播模式,所以目前还处于偏早期的阶段。与短剧不同,音频内容的创作和需要一定的门槛和专业积累,这使得音频平台能够更好地构建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所以,音频行业的付费墙相对较低”。
陈强直言,当短视频成为内容消费主流,音频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态。“我们尝试对冯唐、杨澜等个人IP(知识产权)进行强孵化,通过故事化包装,用短视频的叙事逻辑重构知识场景,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变现。”据透露,蜻蜓FM以文化名人冯唐为核心IP孵化的“成事不二堂”2022年创办后,已上线万位付费用户,目前核心业务收入已达2亿元。
现金流ETF(159399)规模破30亿元,近1个月规模翻倍,震荡市场中“充裕现金流”更稀缺。
“一方面,我们通过把冯唐、杨澜、伊能静等打造成的超级IP,将高净值人群导流至平台付费,实现知识付费版短剧的裂变;另一方面,下沉城市和银发群体将成为音频行业的新增量,我们将通过打造适合这些群体的内容,进一步扩大用户基础网赚。”陈强对用户增长持乐观态度对话丨短剧VS音频:视听争。
3月28日下午,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一场围绕“声智未来:AI驱动的声音革新与文化共振”的AI音频主题论坛吸引众多行业头部企业、专家学者讨论。
爆发式增长的短剧,正在快速抢夺视听用户的时长,音频行业头部公司蜻蜓FM也感受到了这一冲击下行业的变化。
此外,陈强认为,传统的音频平台在内容深度和专业性上更具优势,“目前真正意义上能够把播客做深的,只有专业玩家”。
在谈及B站、抖音等长短视频的跨界者也纷纷加码音频相关业务时,陈强表示:“它们的播客业务更像是内容填充剂,而真正的音频玩家深耕的是情感联结与认知升级。我们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正如小吸引的是一线城市文艺青年,我们服务的网络音频用户,更多是有声书听众,会更下沉。这种分层结构,让跨界竞争变成错位互补。”!
“AI技术帮助我们解决了头部IP的单位时间约束问题。”陈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举例说,通过AI,平台不再依赖于冯唐每天亲自内容,而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内容的持续更新和。“这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成本,让优质内容能够更广泛地触达用户。”!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知识领航者http://chwz88.c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