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皮”卖课、拉新淘金谁在以DeepSeek之名赚钱

  贝壳财经记者从蝉妈妈数据看到,近7日,该品牌抖音直播间日均销售额为10万元-25万元。直播趋势分析表显示,从1月20日DeepSeek大模型发布以来,该品牌销售额呈指数型翻倍上升,单日销售额最高可达20万元。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一年前Sora火爆时,“IDO老徐”就建立了“AI破局群”,如今再度通过建立“用DeepSeek实战高效赚小钱”淘金。

  贝壳财经记者搜索发现,不少广告宣传“推广拉新地推平台”,其对网盘等产品的拉新明码标价,个别平台推广夸克网盘励10元,网盘励8元。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社群推广实际上是套着“DeepSeek教程”的皮,以低价赚取流量,再通过分销或赚推广费的方式营收,本质上并非教授DeepSeek相关知识,卖家只是知识的“掮客”。

  DeepSeek也提醒称,目前,DeepSeek 仅在微信号、小红书、X (Twitter)上拥有账号。其他任何以DeepSeek或相关负责人名义对外发布公司相关信息的,均为仿冒账号,“与 DeepSeek有关的一切信息以账号发布为准,任何非账号、个人账号发布的信息均不代表DeepSeek观点,请大家注意甄别。”。

  对此,沈阳教授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这是其下属团队制作的免费材料,把这个材料拿去卖“有些过分了”。对于这种现象,沈阳表示,“第一不要搞欺诈、第要知识产权、第要消费者权益低成本创业项目。”。

  此前,DeepSeek在通告中表示,“DeepSeek网页端与正版App内不包含任何广告和付费项目。目前除DeepSeek用户交流微信群外,从未在国内其他平台设立任何群组,一切声称与DeepSeek群组有关的收费行为均系假冒,请大家仔细辨别,避免财产损失。”!

“换皮”卖课、拉新淘金谁在以DeepSeek之名赚钱

  陈音江则表示,如果售课方卖出的课程与宣传内容不符或根本达不到相关质量要求,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国消费者权益保》和《中华人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涉嫌虚假宣传,甚至可能构成欺诈,消费者可根据情况主张协调退费或要求惩罚性赔偿。

  为了产品销量,不少卖家夸大其词,进一步加剧了概念炒作。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博主们以“赚钱”“暴富”为噱头进行引流卖课,讲述利用DeepSeek实现财富自由的“商业”。而所谓DeepSeek使用教程最高标价达到10万元知识付费,最低仅0.01元。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同DeepSeek一样,实际上本地部署的软件也是免费开源,个别平台上免费教程和“一键安装包”,不到1小时就可完成基于DeepSeek蒸馏出的小模型本地部署。

  此外,贝壳财经记者还发现一些打着“DeepSeek教0基础小白一年内如何赚到100万”“如何用DeepSeek快速赚钱”等噱头的教程,内容仅是卖家和DeepSeek的对话记录,以及一些已经被转载多次的公开资料。

  “DeepSeek教0基础小白一年内如何赚到100万”“如何用DeepSeek快速赚钱”……社交平台中,博主们以“赚钱”“暴富”为噱头引流卖课,流量狂欢背后也暗藏收割套。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互动标准推进委员会副、互联网与信息科技专家包冉认为,如果教程仅是教用户怎么登录网页下载App,以及如何通过一种格式化的提示词,尤其不适用于DeepSeek。因为DeepSeek不需要像之前一样打磨提示词,现在各大主流AI都可以直接用自然语言与其交流。如果有用户希望将DeepSeek或其他大模型部署在本地,才有必要学习相关教程。

  贝壳财经记者支付62元进入该社群后,“IDO老徐”一布4条“如何用DeepSeek赚钱”的“福利”内容,1条为几十行字的方,另外3条内容主要是让用户通过私人推荐该社群,或闲鱼卖教程获得分销收入,以及收集免费DeepSeek资料赚取“网盘拉新收入”。

  近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加入一个号称DeepSeek的付费社区发现,已超过7200位,入会门槛从52元一上涨至62元。其中,相关付费“教程”不仅标价混乱、存在许多雷同,而且将市面上免费资料经过编辑、汇总后低价兜售,并“资料不值钱,资料背后的流量才值钱”。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DeepSeek技术学习热潮,既源于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夹杂着部分从业者的套利动机,学习者在选择培训项目时应保持判断,营销话术中的水分。想要学习DeepSeek相关知识,不一定非要付费,DeepSeek网站上的资料,以及一些科技博主免费文章均可提供足够的自学资源,另外DeepSeek作为一个本身就擅长语言的大模型,想要学习可以“直接向DeepSeek提问”。

  此外,DeepSeek本地部署教程也成为电商平台上热门商品,售价10元到50元。淘宝平台的某款15元本地部署教程半个月已售出3000余单,收入预估超过4.5万元。

  根据规则,用户推广一次社群可以赚取11.78元“赏金”,截至发稿前,“IDO老徐”已经拉新754位,而排名第二的用户已经拉新176位。粗略计算,排名第二的用户赚取了2073.28元推广费。

  事实上,“IDO老徐”建立“AI破局群”时,同类群多达近百个,有群内视频直播时直白地称,“我实际上不懂AI,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不需要特别懂AI,但依然能通过AI赚到钱。”。

  近日,一款号称接入DeepSeek技术的鼠标和键盘产品热销,售价399到599元。2月8日下午,贝壳财经记者进入该品牌直播间观看时,主播正在直播中演示产品的使用方法,称其搭载包括DeepSeek在内的6大通用模型和3大专业模型,可以实现AI问答、写作、做PPT等功能,“推理能力会更强,性价比更高”。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低成本创业项目,不少需要付费购买的资料,也是卖家“搬运”而来的免费内容。记者购买了一份“DeepSeek-R1使用指南”发现,其最下方有“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的字样。而以相关关键词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多份原作者为大学沈阳教授下属团队的《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教程,被不同卖家以最低0.01元至15元的价格售卖,其中,一个售价1元的商品已经被71人点击了“想要”。

  如同一年前Sora破圈时,人们调侃第一个赚到钱的是知识付费网红李一舟。今年春节以来,DeepSeek成为流量密码后,众多知识“掮客”利用人们害怕“慢人一步”的焦虑心理,开设付费社区、上架付费课程或者以DeepSeek为噱头销售商品,将这一款完全开源以DeepSeek之名赚钱、免费的AI大模型变成了赚钱工具“换皮”卖课、拉新淘金谁在。

  2月8日,贝壳财经记者在知识星球中检索到200多个与DeepSeek相关的社群,其中,“用DeepSeek实战高效赚小钱”排名知识星球财富周榜第一位。截至2月8日19时25分,该付费社群已经超过7200位,加入所需费用从52元涨至62元。按照平均价格57元计算,创建者“IDO老徐”已经获得超过41万元收入。

  对此,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免费资料未必是不侵权的资料,人可以要求停止侵权,并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IDO老徐”在一个置顶帖中表示,只需要有执行力,即可抓住DeepSeek风口。当有社群用户发帖称通过售卖DeepSeek资料在闲鱼卖出了四单时(每单1元),“IDO老徐”在下方点赞:这就是执行力。

  “30分钟后再涨价一次网赚知识教程,我以为早上醒来时是4000(注:人数),惊喜的是,连着收到4000、4500、5000,DeepSeek线日,“IDO老徐”在朋友圈发出这样的感慨。

  中消费者权益保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如果售课方卖出的课程与宣传内容不符或根本达不到相关质量要求,涉嫌虚假宣传,甚至可能构成欺诈。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社群中的内容主要由帖子组成,夹杂着大量推广。“资料”一栏中,不少与DeepSeek相关的号文章、免费资料都被社区装进网盘进行分享。一个被设置为“精华”的帖子写到,“资料不值钱,资料背后的流量才值钱”,“用资料引流,就意味着有网盘拉新赚钱机会。”!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知识领航者http://chwz88.cn/new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