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信号恐将使一线城市成交热潮后再次迎来房价下跌

  第二个,就是直接看居民杠杆率的增速,由于9月底提出了“止跌回稳”,那么10月应该是居民债务扩张最大的一个月。居民新增贷款,会在11月中旬由央行披露证件制作,披露后我会立即发号文章进行解析的。

  第一个,就是沪深300(A股市值最大的300家上市公司)的营收增速情况交热潮后再次迎来房价下跌。营收增速起来了,企业才有钱给员工加工资,居民才有信心加杠杆知识付费。如下图,是原发表于我们知识星球的沪深300的一季报和二季报营收和利润增速统计。

  如上图这个信号恐将使一线城市成,2016年,居民新增贷款大涨推动了房价上涨,2022年,居民新增贷款下跌也会使得房价失去债务支撑而下跌。我们也据此数据在2023年初开始减持房产(请参照我去年2月在京沪房价周期顶写的文章:),得以在房价周期高位成功套现。

  综上,在楼市交易中,有人卖房是为了置换,置换需要贷款,那么就会扩张居民整体债务。也有人卖房是为了还债,就会导致居民债务收缩。所以关键要看这两股力量的博弈,其博弈结果,就会体现在居民杠杆率之上。

  下图是截止9月的居民新增债务情况,可以看出,无论是9月单月还是累计,都是十年来的较低值,体现在房价上就是下跌。我们下个月可以看下10月份的居民新增债务,看是否有反弹。

  比如购房者A首付30万,贷款70万买入房东B的100万的房子,然后B拿到100万后,又可以贷款200万买入C的300万的房子。C拿到300万后,可以再次贷款600万去买900万的房子。

  因为房价的上涨,和企业营收,居民收入,居民加杠杆,都密不可分,仅从成交量来分析,会比较片面。

这个信号恐将使一线城市成交热潮后再次迎来房价下跌

  所以对于后市来说,成交量不是重点,也不是唯一需要考察的因素,重点在于成交的逻辑和结构。我们可以把放量逻辑分为以下两种。

  知识星球的同学可能经常能看到有人在星球提问,说是工作收入下降,月供压力太大,打算卖出投资房归还一部分债务,来减轻月供压力。

  那么,什么情况下居民会增加债务呢?这个就取决于居民的负债信心,而居民的负债信心来自于自己的收入增长。而收入增长又取决于自己就职公司的营收增长。

  管清友的预测对不对并不重要,只是在深圳成交抬头的当下,各大量推送这种文章,也不知道是不是要给楼市降温。

  可以看到,从2021~2022年开始,沪深300的营收增速就在不断下滑,直到今年变为负增长。其背后的含义,就是在这些企业上班的打工人,其工资增速也会不断下滑,直到今年裁员降薪。

  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A首付100万,贷款200万买入房东B的300万的房子。从A的角度,新增了200万贷款,但如果房东B拿到300万没有去买房,而是归还了自己的贷款。那么,购房人新增的债务,又被房东消灭。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房东将其债务转移给了买家。

  我们现在每天都在知识星球楼市数据,并给出最新的判断,对于星球想买房的同学,可以每天关注下。

  自从9月底“止跌回稳”口号的提出和一线城市楼市政策调整后证件制作,和深圳的成交量就开始暴涨。对于这种成交大涨会否在后面转为价格上涨,多空双方的很激烈。

  这个,就是置换链条。并且在这根链条上,每个人都扩大了自身的债务。而这些债务造成了居民杠杆率的总体上升,并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居民普遍加杠杆,是不太符合逻辑的。所以,我们重点要看什么时候企业营收增速会迎来向上拐点。企业迎来业绩拐点,也就意味着打工人迎来了工资增长的拐点。

  但是软着陆,必然是要有人付出代价的。高空重物落地时,如果下面铺垫几层韭菜,就可以充当这个缓冲区,使得重物实现软着陆。

  另外,北上深及若干二线城市也会发布自己城市的居民债务数据(从债务增速我们可以判断出居民杠杆率的升降趋势),时间上会比央行更晚一点。昨天我已在星球发布了截止9月底的各城市居民债务增速,下个月我也会及时发布10月份的各个城市的数据。

  什么时候可以买,我们会根据各项结果综合判断后给出结论。在此之前,请好你那通过996赚来的钱。

  第一个,是沪深300的三季度财报,所有上市公司会在10月底之前完成三季度的财报披露。也就是还有一周时间。届时号的粉丝可以找些三季度研报或资料关注下企业的营收状况。

  比如日本在1995年,其楼市成交量就超过了之前,但并未在1995年就扭转其价格的下行趋势。

  简单的说,如果成交量爆量的背后,是居民债务的快速增长网赚,也就是居民杠杆率上升,那么房价就会上涨;但如果居民杠杆率涨不动,那么房价要反弹可能就不太乐观。

  对于知识星球的同学,我会和过去一样,在财报披露完成后的第一天(11月1号),立即跑程序对300家公司的营收利润进行统计,并将结果公布在星球网赚。另外,由于A500上市,我这次也会新增这500家公司的业绩统计。由于A500包含了各细分行业的龙头,所以更具备参考性。

  股市中存在放量上涨和放量下跌,但楼市从过去历史看似乎只存在放量上涨。但这仅仅只是因为我们只经历过经济上行期的楼市放量。而从来没有过下行期的楼市放量。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知识领航者http://chwz88.cn/new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