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神擦肩而过……

  就像A的儿子,小学一年级上的还是上海顶流私立,二年级就被转去公立,5年又被带去小城市生活,他有权说半个不字吗?

  虽然任何知识付费都会被一部分人视为“割韭菜”,但我们团队以前的理财教育和服务都在我的严格把控之下,言传身教+制度保障(荔枝汇班主任只考核续费率,不允许对会员进行刻意的二次开发和商业变现),始终团队利益与客户利益的一致性,绝不允许为了赚钱故意忽悠客户。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同是受到政策冲击的教培行业,当他看到俞敏洪遣散新东方教师团队后,又带着新一代知识IP董宇辉在直播带货赛道二次创业成功,A的心里更是苦楚难忍——我这辈子怕是再无二次翻红机会了。

  当年财商教育的核心商业模式是用低价理财训练营吸引有理财学习需求的潜在客户,再售卖高价进阶课程。

与死神擦肩而过……

  自从退休后,为图断舍离,我有意取关了绝大多数以前同行的理财号,他们这些年近况,我不太了解?。

  有人说是后天塑造的,可无论家庭还是社会,你成长上能遇到怎样的肩而过……,又有多少是自己能左右的?不还是运气吗?

  有的IP本是打工人,IP做起来后不甘牛马,直接拿走东家账号,自己经营,虽官司缠身,却依然活得自在潇洒。

  可想而知,到了2021年中,经过同行内卷、口碑下滑(21年是熊市)、监管重拳的连续打击,A的公司面临着何等巨大的压力?。

  重点来了,开头说的那位A也是行业头部IP,只不过他走的不是一般个人IP道,而是打造一个巨大的财商教育平台(个人也是平台力推的核心IP)!

  因经常共同出席各券商、基金、险司、三方组织的行业活动,我和业内其他头部IP或多或少都有些交情(交集)。

  有的IP经长年累月积累,形成了一大批 无论涨跌都无条件支持的铁粉,但IP本人 极其在乎个人隐私,从未公开露面,甚至从未谈及个人生活,也算天赋异禀的奇人了。

  这意味着一个100人的财商训练营还没开班,公司已先亏4万,还要扣掉班班高额提成、进阶课成本和其他公司运营成本,可不得从这一个班里榨出10来万,公司才有得赚吗?

  谁都没料到,一晃十多年过去,微信没被任何新生力量取代,虽然 抖音快手小红书先后崛起,号不复当年之勇,但与微信的天然还是助其占据自平台重要地位,这也是视频号能后来居上的核心原因?。

  用一套又一套“告别穷人思维”、“财务自由捷径”等营销话术和群里安插的大量托儿,忽悠报名高价进阶课程?。

  有的IP为了基金组合能合规,入职券商/基金公司,但合规后的投顾组合表现糟糕,早年反复宣传的口号“定投N年赚N倍”形成口碑反噬,被反复拿来鞭尸。

  有的IP一早把号卖了,早早官宣财务自由,不再落地理财实操,转而心兜售FIRE(财务,提前退休)。

  有的IP当年all in P2P,行业凉凉后口碑崩塌,无法转型,只能换个新IP,转战其他行业自赛道,也有的本就不是人出身,暴雷后直接回归老本行IT赛道。

  有的IP和渣男前任分手后,借精生子,带娃,一边带娃一边更文,也算给新时代女性开辟了一条前人少有勇气走的。

  其他同行不管行事风格怎样,和我私交如何,我都不至于报人家身份证,但下面这位,我定不会轻饶他,就算起诉我也不怕!

  有的IP虽是行业顶流,却一直不拿投资不组团,永远一人码字,哪怕大号被封,又把小号重新做大,至今,也算不忘初心,从一而终。

  春风得意、日进斗金时,身边都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辈,大厦将倾时,很多人却换了一副认钱不认人的。

  最后是2022年,口罩升级,股市楼市一起跌,无论富豪还是底层牛马,财富齐缩水,百姓兜里缺钱,能(敢)拿来理财的钱也大幅减少。

  但市场依然处于缺乏监管的生长阶段,每个创业者都根据自身风格特长和对市场的理解,探索不同道。

  没想到因祸得福,躲过了中国房地产历史大顶给全行业带来的冲击,如今依然轻资产、低负债、谨慎投资,也不再公开发表。

  博客火了没几年就被微博取代,微博火了没几年又被微信代替,微信还能火几年?下一个取代微信的爆款是谁?

  此前对公司发展过于自信,没对公司资产和家庭资产进行风险隔离,如今投资人有可能会追溯其个人私产,连夜卖房搬家,孩子也从此前的贵族私校,转入普通公校。

  有的IP做大后成了公司老板,无暇亲自操刀,没想到先投P2P倒贴几千万,后被渣女骗走几千万,开小号痛骂渣女后,兜兜转转,又回归理财博主身份。

  但他当年胆子太大,海外胡乱抢地,太岁头上动土,最后遭到敲打,使万达比同行提早4年陷入严重债务危机,从买买买变身卖卖卖!

  其中不乏许多缺乏收入的大学生和宝妈,为了成功收割这些根本没有理财实力更付不起学费的,“老师”甚至会鼓励通过花呗、白条、信用卡分等方式凑学费,以图以小,逆天改命!

  都是上海人,base都在上海,还聊得挺开心,当时力嫂刚生娃,他家二胎双胞胎还在肚子里知识付费,还给力嫂送了一盒婴儿玩具?。

  由于微淼为代表的割韭菜模式,引发巨量投诉,2021年监管出手,迅速遏制“理财课变劫财课”的行业乱象,但也断了小贝及其团队的生,哪怕我们都来自我的铁杆粉丝,没有任何一个是流量渠道买来的。

  有的IP曾是三方基金平台高管,苦心打造智能投顾品牌,却因不合出走,没想到自己第三次从零开始创业,做出来的全新投顾品牌反而比老东家的口碑更好。

  这个局面持续至今,楼市还没见底,股市还在3000点徘徊,各理财收益每况愈下知识付费,唯独黄金加速突突,还在上演最后的疯狂。

  正是在微淼等一干后起模仿者的“神助攻”下,“财商训练营”的获客赛道迅速内卷,从起初几十块一个有效户,逐渐提到100、200,甚至400一个。

  所以到2020年,随着员工和客户规模疯涨,企业面临的口碑风险也越来越大,不得不花费更多财力人力进行公关,控制负面发酵!

  但看广告买来的流量客户,一是不像自有粉丝那样经过此前的理财教育熏陶知识付费是割韭菜,对理财有更的预期,而是在广告的片面宣传下,一个个都巴望着花小钱赚大钱,恨不能给你9块钱,两周后就能马上赚回9万块,完全把理财当成快速来钱的副业看待。

  但依靠内容吸引粉丝的自然增长,无法满足风投对高增速的迫切需求(可能和风投签过对赌协议),只能花钱买流量。

  眼前还有嗷嗷待哺的数百名全职员工和上千名兼职班班要吃饭,这种商业模式的走样和行业口碑的坍塌知识付费是割韭菜,就是早晚的事。

  老荔枝都知道,我过去不时会写一些理财自如何平衡职业(理财教育与服务的社会价值)与公司的两难问题。

  在那片从未有人开垦过的地,需求巨大,供给匮乏,商机无限,有些先知先觉的弄潮儿,借势快速完成原始积累。

  当然,这是后线年,在IP型理财自这个专业门槛很高的市场,直到年底,也只有一男一女两个IP,稍微做出一点名气?。

  如果不是当年过于激进遭敲打,没准今天老王也和哥手牵手了……反观我自己一走来,虽然也有运气成分,但骨子里被网友吐槽“精致利己”的上海小男人性格,却也一再帮了我。

  有的IP不清,线不明,各种试错,反复,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后把投资人的钱烧光,直接二婚嫁人生子,把烂摊子全交给老公(也是一个IP)打理!

  真实个人IP自真正能对粉丝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私域流量的商业闭环,不在BBS时代,不在博客时代,也不在微博时代。

  原话是每天蓬头垢面,眼神迷离,身材走样,孩子作业总是大呼小叫,亲子关系一塌糊涂,下楼走在河边都有往下跳的冲动,甚至还想过索性把儿女先弄死,再自己一起死了算了…与死神擦!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知识领航者http://chwz88.cn/new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