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明确: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可现实的情况却是,不少课程都是先以低价课程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之后客服以为由将消费者引流到微信,再通过微信或者是直播的方式来推销所谓的更专业的高价课程,而平台审核机制有名无实,没有执业资格的“”得以大行其道,通过贩卖梦想和制造恐慌,消费者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掉入消费陷阱。
知识付费乱象丛生,恣意“挖坑”,治理与规范势在必行。国家职能部门要对知识付费行业应尽快架构起行业标准,打造公平、合理、透明的知识付费消费权益保障机制;特别要对消费者反映强烈虚假宣传、无法退费的运营者,必须要“零”,动真格。短视频平台需承担起更大的监管责任,要对商家的知识付费产品严格审核。此外,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建立相应的投诉受理调处机制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