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记者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二手购物网站上以DeepSeek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大量AI课程链接映入眼帘,如《DeepSeek使用指南》《DeepSeek实战指南》《一人公司流量方法》等。这些课程价格跨度大,从1分钱到4980元均有,且销量不错。
此前广州证件制作,李一舟因其卖AI课程年入5000万而被网友调侃称“唯一比肩山姆·奥特曼的人”。不少网友评论表示“割韭菜,199的课程是鱼饵,买了后还继续推销让买1980元的课程”“想退课,说是讲课,其实就是画饼”“课程内容基本就是AI基础性内容,其他平台都可以找到……”!
从ChatGPT、Sora,再到DeepSeek、Manus,每一波的AI热潮,最先富起来的都是一些所谓的“知识付费博主”——利用AI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卖所谓的“AI课程”。
实际上,当前主流AI工具的使用门槛已大幅降低,多数平台提供详细操作指南和免费教程。但部分商家刻意营造技术神秘感,通过“内部指令”“独家玩法”等话术包装基础操作,将息重新包装成高价商品。这也反映出对新技术既渴望又的复杂心态。
随着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知识付费市场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从低价引流的课程到高价的私教班,各种繁多的课程涌现。然而,这看似简单的“教学”关系背后却是“收割”的镰刀知识付费。
“但是,大家没必要通过参加各种收费昂贵的培训班,来试图走捷径获得更多技术及信息优势,很可能会被割韭菜”,张江健说。
不过,一旦用户发现被骗,却退款难题。在购买付费课程后,北青报记者想要以“内容不符”申请退货,商家却称:“知识课程属于‘虚拟商品’,一旦购买就无法退货。”!
北青报记者购买了一份《DeepSeek 从入门到精通》的课程。交费后,客服分享了一个网盘链接,称可以自行学习。打开网盘后,北青报记者却发现,标题为DeepSeek相关的课程,实际内容却大相径庭,网盘内容包含“爆款短视频脚本文案指令+教程”“爆款文案优化助手指令+教程”、甚至有“大学的104套资料与全套玩法”等等。进入唯一一个AI相关页面后,其提供的实测视频并非DeepSeek,而是其他的AI软件。
青年报记者看到,一名博主以显眼的“免费送大学《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字样作为封面吸引消费者。文案中宣传的“DeepSeek 15天指导手册从入门到精通,帮你用DeepSeek获取赚钱信息差郑州证件制作、DeepSeek进行八字命理分析、双色球分析”,颇有吸引力。但消费者点击进入图文就会发现,并非封面所说“免费”,下方链接中还带有“9.9 AI时评创作语音包”,作者表示,买了语音包才可以免费看相关课程。截至发稿,该课程已售出六十多套。这种“免费”诱饵加“低价”推销的策略,让不少消费者大呼“上当”。
随着DeepSeek、Manus的爆火,AI知识付费又迎来了一波热潮,各类AI培训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使用指南”“获客速成”,以及各类邀请码、内部码等广州证件制作,价格从几分钱到上万元不等。不少消费者反映,这些课程的真实价值与宣传效果严重不符,消费者频频陷入“付费即踩坑”的困境,各类博主倒是借机赚得盆满钵满。
其中,一款名为《DeepSeek实用操作指南》的商品销售量最高门课能赚400万?有消费者直呼,已达10万+。这款热销商品售价为39.8元售卖DeepSeek指南博主一,其余销售量上万的商品价格平均在30元-40元。照此计算,这些知识付费博主仅凭这一门课就能赚400万元。
在实际体验中,不少用户都在购买后发现“掉进了坑里”。“花4980元买的课,还有2023年的内容!”“课程没有实质上的帮助,很鸡肋”“态度敷衍,发几个问题忽悠了事,实际操作基本没教”“号称直播带货赚400万的大神,查了公司经营范围后发现压根没有教育资质……”!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指出,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法律规范和监管机制亟需跟上步伐,“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首先,监管部门应加强对AI知识付费市场的监督,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消费者权益。同时,相关部门应及时发布最新的AI技术发展动态,通过科普和教育让更好地了解前沿科技,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盲目消费。
互联网分析师张江健表示,类似的突破性AI技术,预期将对众多行业产生性影响,它们都是人们工作、学习中不可多得的好工具。人们更积极地学习了解这些技术并进一步将其应用到工作、学习中是一件好事,也是对待新技术新事物应有的积极姿态。
当前AI技术迭代速度远超公共教育体系的反应能力。中小学科技教育尚未系统引入AI课程,社会科普渠道又过度依赖商业机构。这种结构性空缺给了不良商家可乘之机,本该由公共资源承担的科普职能,被异化为收割焦虑的商业模式。
此外,业内人士强调,自身也应主动学习AI相关知识,提升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避免被不良商家利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构建一个健康、透明的AI知识付费市场。
一款销量颇高的《DeepSeek实用操作指南》,介绍该课程导师信息为百万畅销作家,连续创业者,国家大学人工智能客座教授等。然而,北青报记者在“国家大学”中搜索其名字或人工智能客座教授等信息时,均提示“没有发现你要找的内容”。
要破解这些困局,需要多方协同发力。监管部门应当明确AI课程的内容边界,命理分析、彩票预测等违规内容,建立课程质量追溯机制;教育部门可联合科技企业开发公益教程,在政务平台开设AI科普专栏;主流应加强技术解读,定期披露常见。对而言,保持判断尤为关键,与其追逐付费课程,不如善用技术文档和开源社区资源。
技术发展不应成为投机者的工具。当AI真正走向普及时,市场需要的不是天花乱坠的“速成秘籍”,而是建立透明可靠的知识通道。这既着社会治理的智慧,也需要每个技术使用者保持认知。
另一款售价为1999元的DeepSeek相关课程,其自称拥有8年平台运营经验,是爆款课程主理人。该课程以年课会员权益为卖点,包括:一人公司方+deepSeek课程持续更新、每月至少一场直播课与本人答疑、2024年48场录播课、实操等教程、会员专属资料库、社群答疑。然而,购买过该课的消费者评论称“课程大纲以短视频起号带货为主”,与DeepSeek的关系并不大,疑似“蹭热点”。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知识领航者http://chwz88.cn/news/